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活动>太仓港绿色港口三年行动

守一方蓝天碧水 江苏污染防治在行动

时间:2019-12-07 11:44 | 来源: 中国水运报   | 【字号 打印

江苏地处江淮下游、黄海之滨,境内水网密布,是全国内河水运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每年在辖区水域从事营运的船舶约5.9万艘,船舶数量、船舶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均居全国前列,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支撑,显著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但与此同时,川流不息的船舶、数十万以水为家的船民、密集的港口码头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粉尘等污染,也客观上对江苏区域生态环境、大气和水环境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8年,江苏交通吹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一年多来,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扎实整改,国家长江办交办的3项生态环境问题在省级部门率先整改到位,沿江117个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现场核查验收,即将提请销号。港口船舶污染持续加强,本省籍400总吨以上货运船舶全部配备防污设施设备,沿江港口码头基本具备船舶污染物的接收能力,内河港口码头完成设施建设任务的70%以上,100余艘收集船在长江和内河水域开展船舶污染物流动接收。沿江大型煤炭和矿石作业码头完成了防风抑尘设施建设,从事易起尘货种作业的码头年底前将全部建成港口粉尘在线监测系统。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即将收官,建成绿色廊道近20000公里。11月29日,记者赴徐州、淮安、无锡、苏州等地探访,见证江苏水上交通污染防治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非法码头变绿地

11月30日,记者在淮安苏北灌溉总渠洪泽区大堤看到,堤内一排排新栽下的小树沿河边延绵数几公里,河水清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住在附近的老王告诉记者,这里一年前可不是这个景象,在宁连一级公路上游2公里范围内,就有十多处非法浮吊船装卸作业点,黄砂堆场一个连着一个,每天进出车辆多达一百多辆,装卸作业不规范,岸上尘土飞扬,河面黑色漫延,“脏乱差”现象严重。

经过整治,所有浮吊船作业点已全部拆除取缔。淮安市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有效防止整治后反弹,洪泽区在非法码头和浮吊船拆除取缔后,立即开展堆场清理和复垦绿化工作,累计清理货场42处,复垦绿化40处,绿化面积11万平米,从根本上挤压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死灰复燃的空间。周边居民也反映,现在这些装卸点被取缔了,扬尘没有了,环境变好了,两边的绿化也非常漂亮,偶尔到总渠边散步,心情很是舒畅。

苏州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内河港口综合整治提升行动,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自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后,就按照“三个一批”的整治要求,有序组织实施内河码头综合整治。此次整治行动计划整治1711家内河码头,目前,共清理取缔内河码头1113家,有序纳归内河码头265家,优化提升内河码头380家,累计投入整治资金9.47亿余元。通过内河码头综合整治,发展空间有所拓展。拆除码头区域面积约297万平方米,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腾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省对非法码头整治严格按照“吊机清理到位、物料清运到位、场地复绿到位、整治建档到位、长效管理到位”五项标准予以执行。要求企业重点改善港容港貌,同时结合环保、安全相关要求,督促企业完善港口粉尘、水污染防治等相关设施,推动船舶码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及联单制度执行,内河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电子联单系统已在推行。要求各地整治办会同发改委及环保、安监等部门,指导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办相关手续,在完成纳规管理的基础上,同步推进优化提升工作。

船舶垃圾全接收

记者近日登上停靠在苏南运河的“苏无锡货01816”,这是江苏第一艘400总吨以下安装“船舶污水回收设备控制与监测系统”的船舶。船老大周明高兴地说:“平常我和老婆两人跑船,吃喝拉撒都在船上,船上有厨房又有卫生间,虽然船上的生活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是生活污水却不能像岸上人家一样连接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十分为难,现在有了这个‘智慧柜子’,这个遗憾终于能弥补了。”

据该设备的生产厂家南京墨尔悉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临秋介绍,“生活污水柜安装在机舱内,每一个柜的贮存容量为0.25立方米,‘苏无锡货01816’就安装了三个柜子,总容量为0.75立方米,全部由地方政府提供补贴安装。船上厨房、卫生间的出水口全部接入污水柜,一般可以存放3-4天的污水量。更贴心的是,污水柜内还加装了粉碎泵,防止管道阻塞。”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将通过加装传感器以及智能数据采集终端,依托江苏籍船舶已安装的VITS船载终端,准确掌握船舶的身份信息、生活污水送交地点、送交时间及送交量,实现江苏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及收集处置的全流程监管及数据统计分析,同时还将通过手机APP,提供船舶送交生活污水服务。

徐州是江苏省率先建造垃圾回收船的城市。针对船舶靠岸送交污染物不方便,船员积极性不高,岸基防污染接收设施使用率低等情况,该市按照便民、实效原则,率先提出了“船—船—岸”模式为主,“船—岸”模式为辅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模式。目前,徐州市区、邳州已分别建设2艘多功能回收船,在京杭运河正式运行,沛县的2艘多功能回收船在湖西航道试运行。截至10月31日,6艘多功能回收船共对11450余艘营运船舶收缴污染物,接收船舶生活垃圾11170艘次,45吨;含油废水242艘次,9.99吨;生活污水38艘次,4.5吨。船舶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船舶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提升,有效维护了辖区生态环保安全,维护了南水北调净水走廊建设。

据了解,11月2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已联合下发《江苏省400总吨以下内河货运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11月开始改造试点,到明年底前,江苏籍400总吨以下货运船舶将全部完成改造。

煤码头扬尘去无踪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太仓港的华能太仓港务有限公司煤炭堆场,这里是长江沿线泊位最大的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却不见“煤飞尘舞”,倒是煤炭堆场附近草坪上落脚的一群白鹭,让人产生身在公园的错觉。

在煤堆旁,华能太仓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曦指着堆场北侧,离地21米高的3号转运站楼顶告诉记者,那里安装有激光发射装置。激光雷达发射脉冲激光,可对堆场上空实时动态扫描、侦测,并通过虚拟坐标,精确反映出侦测范围内粉尘浓度与对应位置。

当坐标内出现浓度超标报警,就会联动附近的水雾喷淋装置进行抑尘。季曦说,这是公司投资200万元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的装置,是世界上首个将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应用于大型散料堆场监控的装置,目前已取得2项实用专利,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这标志着该公司掌握了散货抑尘的核心竞争力并稳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大型现代化煤场走向智能环保的新标杆。

记者了解到,针对堆场粉尘飞扬,华能太仓港务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在堆场四周建设高度19米、总长度为2368米的防风抑尘网。在堆场周围5个位置安装了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PM2.5、PM10、PM100含量,以便提前管控。堆场内间隔分布着136套喷枪,实现堆场全覆盖喷淋。T2转运站在煤炭转运点采用国内先进的干雾抑尘装置,水和空气充分雾化喷洒在转运点处,在煤炭输送时减少扬尘。

太仓港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把太仓港打造成为长江最美示范港口,太仓开展水污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治理、环境美化绿化和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等工作。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为所有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建成配套的防风抑尘设施。装卸船机、斗轮机、转运站等起尘点都配备了干雾除尘或喷淋除尘设备,采取喷淋洒水、覆盖等相关措施防治扬尘。6家散货码头建设了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了30套监测设备;在建工地做到围挡作业、封闭施工、场地硬化、裸土覆盖、车辆冲洗、封闭运输、喷淋抑尘,确保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港口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速推进,沿江152家从事易起尘货种作业装卸的港口码头企业已完成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任务占比92%,年底前可全部完成。”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浏览次数:次访问 分享到: